深入乡村 “桃”冶情操——基础教育学院2201班助农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7日 19:13

基础教育学院2201班积极响应团市委“三下乡”的号召,组建11人的助农服务团队,赴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东辛撞村,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前行培训,精细活动计划

7月16日,语文教学部李春竹老师为实践团作人物专访技巧培训。她结合具体案例,再现访谈的场景,指导队员针对社会实践的目的设计有效的采访问题。7月21日,实践团参加了2023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培训会,内容包括“专项行动介绍”“乡村振兴实践概论”“实践过程管理与防范”“实际案例展示”四个部分。清华大学“奋进新时代”宣讲团成员结合“三下乡”的案例,介绍了外联和调研的方法,以及如何开展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通过前行培训,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三下乡”活动的背景和实践的意义,开拓了思路,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指导老师根据队员们的特长,将实践团分成三个小组,即宣传组、调查组、采访组,确定了组长,明确了任务。






学农事做农活,劳动美润心田

7月14日中午,在果农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桃园,学习如何区分桃子的品种。基地的桃子分为白桃、油桃、蟠桃、黄桃四大系列,主要有30多个品种。每年7月至10月底,均有不同品种的鲜桃上市。队员们品尝了黄橙橙的澳油桃,非常好奇这甜蜜的味道缘何而来。果农讲解了其中的奥秘。第一,桃园所处之地三面环山,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桃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养分和糖分。第二,基地的土壤多为沙质,周边群山有富钾火山岩,为桃子提供了大量的微量营养元素。第三,用天然地下水灌溉,水质好,无污染。最后,种植方法先进科学,桃子一结果就套上特制的纸袋,等到成熟时摘下来,桃子不仅颜色光鲜艳丽,还能减少病虫害。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了解了果树种植知识和田间管理工作。


3.jpg

7月31日早上5:00,天蒙蒙亮,实践团成员跟随果农进入基地摘桃子。前一晚下过雨,土地松软泥泞。果农讲解了摘桃的技巧,队员们分组劳动,互相配合,一人爬上梯子摘果,一人扶着梯子,一人拿着篮子装果,刚一个小时就摘满了三大篮子。早上6:30,队员们开始分拣、称重、套网袋、装箱。早上7:15,大家将顾客预订的桃子送到了揽收点,顺丰公司工作人员熟练地装箱、贴条。早上8:30,一箱箱新鲜的桃子运出了村子。


微信图片_20230827084358.jpg

李嘉煜同学说:“摘桃看似简单,但需要眼、手和脚协调配合。我将装满桃子的篮子送到三轮车上,再回来采摘,一个来回就累得汗流浃背。亲身体验劳作,行然后知之艰辛。”靳东俊同学说:“辛勤劳动换来丰收成果,果园里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那是果农们用辛勤汗水收获的劳动果实。果园里弥漫着沁人的桃香,那是幸福的味道。”队员们亲历果园劳动,肯干能不怕苦,展示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采访果农感真情,致敬平凡劳动者

东辛撞村的果农平均年龄71岁,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采访了五位果农,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49岁。采访中,大家得知村里有很多“兼职”的果农,他们一边开出租车,一边种植桃树,非常艰辛。

77岁的果农王明忠,家中有五亩桃林,他种植桃树已有45年。一年四季的农活都是他和老伴一起干。每年7月份是平谷大桃的销售旺季,果农们为了抓住最佳的采摘时间,早起是家常便饭。种植桃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冰雹、干旱、大雨、大风都会影响桃子生长和果实产量。提到这些坎坷,果农们淡然一笑,仿佛困难在他们面前不算什么。


8.JPG

49岁的果农王立泉说:“干一行爱一行。”他与桃树结缘虽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仍坚持学习,吸收新的技术方法,他种的桃树枝繁叶茂,桃子的个头大,产量多,口感好,色泽鲜艳。王立泉还是个热心的“专家”,时常帮助其他果农解决问题。


9.jpg

70岁的果农王长连多次获得大华山镇优秀共产党员、生产先进个人等奖项。他喜爱文学,常在乡报上发表宣传稿,还获得过优秀征文的荣誉。他希望帮助村委会创办一个村史展览室,记录本村的发展历史,展现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临走时,老人深切叮嘱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大有可为。


10.jpg

听着果农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队员们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王宝文同学说:“果农们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勤耕不辍,用辛勤汗水种出新鲜美味的桃子,他们是可敬的劳动者。青年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我们应勇于担当,奋发上进,练就本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村史馆里看发展,采访书记知振兴

下午实践团来到东辛撞村村委会,代书记介绍了本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他讲到,自2017年启动了“互联网+大桃”销售模式,便打开了鲜桃销售新路径。村委会建设大桃销售基地,联合顺丰、京东、邮政等物流公司在村里建立揽收点,为果农销售保驾护航,果农的收益有了明显提升,25%的村民住上了自建的2层小楼。村干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今年启动了“乡遇计划”果树捐赠认养公益项目,搭建城市家庭和民族村深入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


11.jpg

实践队员高思晗说:“听了代书记的讲述,我深切地感受到乡村经济发展给村民们带来的物质红利。青年就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心怀梦想,不负韶华。”

8月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大华山村村委会,关主任带大家参观了大华山村史馆。村史馆里的影像记录非常丰富,一件件老物件展示了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一幅幅真实的照片和图表记录了乡村的发展和变化。从七十年代到新时代,大华山村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面貌改变了,发生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村史馆留住了村民们刻苦奋斗的难忘记忆,留住了乡愁。


12.jpg

队员们从课堂走进乡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亲眼目睹了平谷大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尽己所能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马鑫洋和王宝文两位同学撰写了文章《情系果园乐奉献,此生只为桃子甜》,讲述了平凡劳动者勤耕不辍、奋发有为的初心故事。宋文杰同学背着沉重的设备,用镜头记录丰收景象,捕捉劳动的身影,将大家参与果园劳动,亲历平谷鲜桃的采摘、分拣、装箱、运输等环节,制作成《平谷鲜桃出山记》《平谷鲜桃,“桃”你欢喜》两个宣传片,用新媒体助力果农销售。张米佳同学用绘图软件,精心设计了宣传单《桃园寻宝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鲜桃品种、营养价值和口感,扩大信息,弥补了原有包装的不足。队员们还教果农如何使用视频号发朋友圈,宣传自家产品。


13.jpg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促进乡村农业振兴的关键。调查组的同学利用网络开展关于平谷大桃消费者认知及购买意愿的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份,结合“三下乡”走访调研的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为明确该村农产品品牌发展定位、拓宽果农销售渠道献言献策。


15.jpg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2201班助农服务团队的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感受到了果农们的艰辛,看到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果园劳作,讲好奋斗者的故事。他们爱心助农,为果农销售献言献策,在“自找苦吃”中增长才干,收获甘甜,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版权所有: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必赢官网登录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140539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493

不良信息举报:wzjd@bpi.edu.cn

官方微信

企业微信

信息平台 邮件系统 图书馆 人才招聘 教务系统 书记/院长信箱 办事服务

深入乡村 “桃”冶情操——基础教育学院2201班助农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7日文章来源:基础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2201班积极响应团市委“三下乡”的号召,组建11人的助农服务团队,赴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东辛撞村,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前行培训,精细活动计划

7月16日,语文教学部李春竹老师为实践团作人物专访技巧培训。她结合具体案例,再现访谈的场景,指导队员针对社会实践的目的设计有效的采访问题。7月21日,实践团参加了2023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培训会,内容包括“专项行动介绍”“乡村振兴实践概论”“实践过程管理与防范”“实际案例展示”四个部分。清华大学“奋进新时代”宣讲团成员结合“三下乡”的案例,介绍了外联和调研的方法,以及如何开展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通过前行培训,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三下乡”活动的背景和实践的意义,开拓了思路,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指导老师根据队员们的特长,将实践团分成三个小组,即宣传组、调查组、采访组,确定了组长,明确了任务。






学农事做农活,劳动美润心田

7月14日中午,在果农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桃园,学习如何区分桃子的品种。基地的桃子分为白桃、油桃、蟠桃、黄桃四大系列,主要有30多个品种。每年7月至10月底,均有不同品种的鲜桃上市。队员们品尝了黄橙橙的澳油桃,非常好奇这甜蜜的味道缘何而来。果农讲解了其中的奥秘。第一,桃园所处之地三面环山,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桃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养分和糖分。第二,基地的土壤多为沙质,周边群山有富钾火山岩,为桃子提供了大量的微量营养元素。第三,用天然地下水灌溉,水质好,无污染。最后,种植方法先进科学,桃子一结果就套上特制的纸袋,等到成熟时摘下来,桃子不仅颜色光鲜艳丽,还能减少病虫害。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了解了果树种植知识和田间管理工作。


3.jpg

7月31日早上5:00,天蒙蒙亮,实践团成员跟随果农进入基地摘桃子。前一晚下过雨,土地松软泥泞。果农讲解了摘桃的技巧,队员们分组劳动,互相配合,一人爬上梯子摘果,一人扶着梯子,一人拿着篮子装果,刚一个小时就摘满了三大篮子。早上6:30,队员们开始分拣、称重、套网袋、装箱。早上7:15,大家将顾客预订的桃子送到了揽收点,顺丰公司工作人员熟练地装箱、贴条。早上8:30,一箱箱新鲜的桃子运出了村子。


微信图片_20230827084358.jpg

李嘉煜同学说:“摘桃看似简单,但需要眼、手和脚协调配合。我将装满桃子的篮子送到三轮车上,再回来采摘,一个来回就累得汗流浃背。亲身体验劳作,行然后知之艰辛。”靳东俊同学说:“辛勤劳动换来丰收成果,果园里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那是果农们用辛勤汗水收获的劳动果实。果园里弥漫着沁人的桃香,那是幸福的味道。”队员们亲历果园劳动,肯干能不怕苦,展示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采访果农感真情,致敬平凡劳动者

东辛撞村的果农平均年龄71岁,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采访了五位果农,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49岁。采访中,大家得知村里有很多“兼职”的果农,他们一边开出租车,一边种植桃树,非常艰辛。

77岁的果农王明忠,家中有五亩桃林,他种植桃树已有45年。一年四季的农活都是他和老伴一起干。每年7月份是平谷大桃的销售旺季,果农们为了抓住最佳的采摘时间,早起是家常便饭。种植桃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冰雹、干旱、大雨、大风都会影响桃子生长和果实产量。提到这些坎坷,果农们淡然一笑,仿佛困难在他们面前不算什么。


8.JPG

49岁的果农王立泉说:“干一行爱一行。”他与桃树结缘虽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仍坚持学习,吸收新的技术方法,他种的桃树枝繁叶茂,桃子的个头大,产量多,口感好,色泽鲜艳。王立泉还是个热心的“专家”,时常帮助其他果农解决问题。


9.jpg

70岁的果农王长连多次获得大华山镇优秀共产党员、生产先进个人等奖项。他喜爱文学,常在乡报上发表宣传稿,还获得过优秀征文的荣誉。他希望帮助村委会创办一个村史展览室,记录本村的发展历史,展现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临走时,老人深切叮嘱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大有可为。


10.jpg

听着果农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队员们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王宝文同学说:“果农们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勤耕不辍,用辛勤汗水种出新鲜美味的桃子,他们是可敬的劳动者。青年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我们应勇于担当,奋发上进,练就本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村史馆里看发展,采访书记知振兴

下午实践团来到东辛撞村村委会,代书记介绍了本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他讲到,自2017年启动了“互联网+大桃”销售模式,便打开了鲜桃销售新路径。村委会建设大桃销售基地,联合顺丰、京东、邮政等物流公司在村里建立揽收点,为果农销售保驾护航,果农的收益有了明显提升,25%的村民住上了自建的2层小楼。村干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今年启动了“乡遇计划”果树捐赠认养公益项目,搭建城市家庭和民族村深入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


11.jpg

实践队员高思晗说:“听了代书记的讲述,我深切地感受到乡村经济发展给村民们带来的物质红利。青年就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心怀梦想,不负韶华。”

8月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大华山村村委会,关主任带大家参观了大华山村史馆。村史馆里的影像记录非常丰富,一件件老物件展示了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一幅幅真实的照片和图表记录了乡村的发展和变化。从七十年代到新时代,大华山村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面貌改变了,发生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村史馆留住了村民们刻苦奋斗的难忘记忆,留住了乡愁。


12.jpg

队员们从课堂走进乡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亲眼目睹了平谷大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尽己所能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马鑫洋和王宝文两位同学撰写了文章《情系果园乐奉献,此生只为桃子甜》,讲述了平凡劳动者勤耕不辍、奋发有为的初心故事。宋文杰同学背着沉重的设备,用镜头记录丰收景象,捕捉劳动的身影,将大家参与果园劳动,亲历平谷鲜桃的采摘、分拣、装箱、运输等环节,制作成《平谷鲜桃出山记》《平谷鲜桃,“桃”你欢喜》两个宣传片,用新媒体助力果农销售。张米佳同学用绘图软件,精心设计了宣传单《桃园寻宝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鲜桃品种、营养价值和口感,扩大信息,弥补了原有包装的不足。队员们还教果农如何使用视频号发朋友圈,宣传自家产品。


13.jpg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促进乡村农业振兴的关键。调查组的同学利用网络开展关于平谷大桃消费者认知及购买意愿的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份,结合“三下乡”走访调研的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为明确该村农产品品牌发展定位、拓宽果农销售渠道献言献策。


15.jpg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2201班助农服务团队的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感受到了果农们的艰辛,看到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果园劳作,讲好奋斗者的故事。他们爱心助农,为果农销售献言献策,在“自找苦吃”中增长才干,收获甘甜,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链接



官方微信: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必赢官网登录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05039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12015